xiong
熊哥有话说

《炉石传说》用中文唱出来 竟堪称“暴雪精神”担当!

前言:

现如今,如果让你总结什么是“暴雪精神”,可能很难一言以蔽之,毕竟你很少看到暴雪这家游戏公司把某句Slogan挂在嘴边。

“暴雪出品,必属精品”不算,那只是玩家狂热喜爱的表征。

不过略作揣摩,我们倒是能够梳理一番——来聊聊最近有关暴雪一款游戏的两个小故事。

构建世界!从“艾泽拉斯”到《炉石传说》

今年五月,《炉石传说》团队并没有因为扩展包“勇闯安戈洛”的大受好评而止步,而是向多方发起了玩家意见收集、互动讨论Q&A等活动,其中包括“向首席设计师Ben Brode提问”的环节。当乐有幸问到三个独家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

《炉石传说》目前是否已经确立了相对独立的世界观设定,比如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艾泽拉斯,就好像是一个外传系列而并不打算再走WOWTCG式的完全遵从?是否有考虑过这样做对于Warcarft相关作品的反影响?

BB当时回答得非常果断,很明显他对答案已然了然于胸,他说:

-Hearthstone is imagined to be a game played in Azeroth. The cards themselves depict things that seem fun to the inhabitants of Azeroth, but may not b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they live in. Hearthstone likes to tell a lot of “what if” style stories, that take a fun spin on events in Azeroth. For example, One Night in Karazhan, or Mean Streets of Gadgetzan. 

-《炉石传说》的设想是一个艾泽拉斯世界中的游戏。卡牌本身主要描绘令艾泽拉斯的居民感到有趣的内容,但并不一定完全代表着他们所处的世界。《炉石传说》想要讲述许多“假如”式的故事,从一个有趣的角度重现艾泽拉斯的各种事件。比如“卡拉赞之夜”,或“龙争虎斗加基森”。

如果我们回想近几年《炉石传说》的新内容设计思路就会发现,一些大胆的想法正在被实践。

最初的版本中,设计师在主题设计上力求契合某个《魔兽世界》中的主题,比如“纳克萨玛斯”、“机械、发明和爆炸”、“黑石山和黑铁矮人”等等……但是从《探险家协会》开始,随着原创的四个探险家角色加入之后,有一些非同以往的“奇怪”设定被陆续放出……

《探险家协会》中的黄金猿成为了《炉石传说》中的标志形象


年轻时把卡拉赞变大趴的麦迪文,帮派乱斗横冲直撞的新加基森,还有我们本以为很熟悉的安戈洛环形山,生活着我们从未了解过的万色龙和始祖龟……

对于暴雪玩家、WOWer来说,你不能说这些场景和名字不够熟悉,它们都光明正大地存在于艾泽拉斯。然而你又无法否认,当它们用这样一种异于你原来认知的、光怪陆离的形式登场,仿若一个新世界,你或许也会这样问《炉石传说》:

这是在哪?

这个世界正在内部构建和自我适洽。暴雪的自问自答,显得有点睿智。

已臻化境 《炉石与家》和本土化探索

上周,暴雪在2017科隆游戏展上正式公布了一段电影级别的动画短片《炉石与家》,同日我们已经可以在国内看到中文版本。

“暴雪爸爸又出新动画了”,从《魔兽世界》历年宣传CG,到《守望先锋》系列动画短篇的常态化,这种感慨已经不再稀奇,可能官方工作人员也是这么想的。

九言作为一个动画电影爱好者,又作为一名忠实的暴雪游戏玩家,看到《炉石与家》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这部作品有两个特别令人惊讶的点,一下就显露出了大家风范。

一是它采取了非常典型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常用套路,甚至基于“日常的开头→受苦中转折→锻炼兼成长→直面并击倒困难→皆大欢喜嗨皮恩丁”的迪斯尼式剧本继续做减法:上来就受苦,随即融入炉石圈,对面遭遇发牌员黑幕打得不错我选择死亡——诸位玩家可以想想当初怎么迷上炉石的?简直如出一辙。

二是这次本地化工作足够惊艳,特别是九言在看过中英两版短片,又看过官方纪录片“《炉石传说》是如何唱出来的”之后。

本地化,绝不是简单的“英译汉”。暴雪CG动画的本地化,同样是游戏本地化的重要一环,每一次都会被玩家们拉出来多版本对比,英文日文简中繁中孰优孰劣,甚至已经成为谈资。毕竟“打得不错”和“你们这是自寻死路”一样,都已经是暴雪游戏中文环境中无法复制的经典。

“打得不错”也成为了梗

《炉石与家》和以往炉石动画作品中最大的两个差异是,这是一部全3D数字技术制作的CG动画电影,同时还有十数个角色、大量的对白和超过三分钟的合唱。当本地化配音工作不只是对白,而是要更考虑到唱腔、音调、节奏、甚至押韵的时候,复杂程度无疑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大家在看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等经典动画电影时,是否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原版对于音乐的表现力是没有问题的,但中文配音的版本就有可能不太行?甚至有的动画电影在引进时,干脆保留了英文原唱版本,比如前几年经典的《Let it go》,虽然有多达25种语言版本,但似乎仍然是英文原版最得人心?

这就是歌曲作品本地化的问题。然而在《炉石与家》中,这样的问题却被合理地解决了。歌曲全篇甚至并没有完全按照英文原版“Hearth and Home”中的表意去表达“炉石即家”,全篇听下来,副歌部分却因为铿锵简练的“炉石传说”唱法而非常入耳洗脑。

甚至在一些地方,中文版的《炉石与家》考虑得比原版更为周全。

短片4分43秒开始,随着女主角艾娃被推到牌桌前,回合倒计时的引线开始燃烧,众人催促她出牌,演唱有一段急促的变奏,中文唱词是这样诠释的:

“你必须赶快思考,那引线在烧,快将他击倒,用这张就好——这时机正好”

全篇押韵在 /au/ ,可以给95分。

而英文原版中,前面几句的韵脚并不是/au/,而是更加英式的谐音:

“You must think really quick.

The rope is lit.

Make him submit.

Commit to it

——The time is right now.”

只有最后一句才落在“right now”上。非常凑巧,“right now”和“正好”也是谐音。

你知道,中国文化之美,往往能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

流畅的对白,足够的信息量,合理的影音调和度……欣赏到这样来自于暴雪中国本地化团队制作的作品,我很难不产生一些激动的情感。这就是能从骨子里透出精神来的暴雪,你可以称之为苛责、匠心、倾心雕琢或是其他什么形容词,但《炉石传说》无疑是现阶段最为出色的一环,我不吝将其称之为“精神担当”。

同时不能忽视,正是因为一整套的本地化流程和坚持,《炉石传说》在成为中国玩家掌上挚爱的时候,才不至于突兀——每次进入游戏时“旅店老板”那一声亲切的招呼声,当你同样在《炉石与家》中听到,瞬间就知道这个看起来比第一版更加娇憨的哈斯·石酒就是旅店老板,共鸣和认同瞬间荡漾开来——身为炉石玩家由此感到温暖也是常情。

结语:

其实《炉石与家》中有很多值得说的小细节,比如场景深处走过的鱼人,高度还原的着魔村民,联盟和部落萌化的棋盘(说实话我好几次盯着圆滚滚的狮鹫看),制作拟真度极高的炉石卡牌等等……但是这次短片中真正令人惊艳到的是中文版本的行云流水。

其实从科隆游戏展到暴雪嘉年华的海报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丝改变——《炉石传说》使用了更多新的原创人物形象和更明确的价值体现,这种更多元、更包容、更突破的信息仍然在这家游戏公司的精神中传递着。近些年来,我们仍然在看暴雪玩暴雪,九言觉得从本文来说,未来大有可期。

九言

文章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