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付费玩家的大中小非四R级别心理画像
行业资讯
玩家的付费率一直是游戏圈从研发到运营都抓紧不放的,在玩家圈里也根据付费的级别形成了大 R、中 R、小 R 和非 R 四个群体。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对面坐着的是人还是狗,大中小非四 R 或许也不像游戏里塑造的形象一样。如果还有人和你说大 R 人傻钱多速来,请毫不犹豫的把 ta 撇出你的手游圈通讯录吧!
大R
大 R 在游戏圈里被称为“鲸鱼”,是研发商钻研的重点。在外人看起来,只要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他们——“只买贵的,不选对的”。别人有的他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他还要有。游戏里的霸道总裁说的就是这样的人,一般来说他的身边永远跟着一帮小 R、非 R。
但是,如果你觉得这说明他人傻钱多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试想,一个真正的大佬在现实社会中坐拥那么多财富,挣钱能力或者理财观念一定很先进,就算不缺钱也不会在游戏里被当傻子。他们在游戏里花钱的时候,往往也喜欢计算性价比和临界值,在到达阈值之前他愿意花钱。这样的大 R 顶多可以被形容为虚荣心比普通人要稍微强那么一些,但恰好又有这样的实力供他“挥霍”,在游戏里装装逼也无伤大雅。再说了,真正的大 R 可能吃顿饭就能包下小 R 一辈子的月卡,玩游戏嘛,总比玩别的好。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打肿脸充胖子吃着泡面买橙武的“伪”大 R,为了游戏他们也是蛮拼的。
中R
中 R 多以技术型玩家居多。这些玩家他们的投入也不少,但和大 R 精打细算性价比不同,技术型玩家考虑的是如何让适合自己的某套战术或组合发挥最大功效,并以此为目标而投入。在游戏中,中 R 经常做的事情就是买体力、强装备、付费日常,而对于一些附加的服务,中 R 则不一定会考虑。
相比大 R 来说,中 R 显得更理性一些。他们醉心于游戏技术层面的提升,且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成长指南、进阶攻略都出自于中 R 之手。如果说大 R 是霸道总裁,那么中 R 应该是邪魅狷狂的技术总监。在未来手游竞技化的征程中,中 R 必是妥妥的主力团队。
小R
小 R 大概是手游里人数最多的一群人,尤其在一些重度手游中。最低的起点就是小 R,没有更低。一般来说,小 R 依靠月卡和系统奖励在游戏里生存,最大的爱好则是去论坛贴吧看看是不是又出什么“免费拿xx”的攻略了。他们可能还坚守着“手游不需要付费”的观念底线,但一边安慰着自己“月卡不算乱花钱”。
他们从没有想过要当最招摇或者技术最牛逼的大神,只要不是最差的就行了。他们的付费习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因为基数庞大因此也必须成为开发商保护的群体。要不然,连小 R 都跑光了,你让大 R 装逼给谁看!运营团队时不时来个大礼包、维护赠礼之类的,小 R 可能就会为今天多升了一级而欣喜若狂。
非R
在笔者看来,非 R 才是手游中来去自如的大仙级人物。体力没了,哦那先不刷了;金币不够,哦那这件装备先不抢了。通常非 R 的乐趣不在于游戏制作人员呈现出来的主要玩法,而往往在于一些趣味的小地方,只要这些东西还在,他们就能玩得很开心。
经常有团队在思考要如何把非 R 转成 R,因此可能在他们玩到一定程度赠送一笔资源,又或者通过某些奖励机制促使大 R 帮助他们。然而矫枉过正,如此一来发现他们流失的反而可能更快。这就像,你给了一个孩子一大把糖果,他吃完并且在继续期待的过程中,你却不再给他了。
“少年,你在逗我呢!”这种心理落差可能导致非 R 直接离开游戏,因为他们并没有养成与资源相匹配的消费习惯。